2004年9月,家住石湖溝鄉寶山村的小寶(化名)到了適學年齡,可他的父母都是艾滋病毒感染者。小寶入學引起了村里人的恐慌,許多家長紛紛跑到學校領走了自家孩子,還有家長到鄉政府反映情況。
入學3天的小寶被迫退學了。為了讓小寶能夠正常上學,寬甸教育、防疫部門和石湖溝鄉政府經過多次研究,決定辦一所“愛心小學”,只為小寶一個人。就在大家為教師人選發愁時,王立軍出現了。他曾是石湖溝鄉文化站站長,2004年10月退休后,在家閑不住的他為各村書寫防治艾滋病標語。聽說鄉里要建“愛心小學”,有過12年教學經歷的王立軍撥通了相關領導的電話,“艾滋病有啥可怕的,這孩子我教了?!碑斈?1月20日,“愛心小學”正式成立。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屋子是教室,里面放置一臺電腦、一張講桌、一塊黑板,外加臉盆、香皂、毛巾等日常用品。
8歲的小寶只會數1和2。王立軍不氣餒,一遍一遍將數字寫給小寶看,用拍皮球的方式教小寶數數。兩個月后,小寶可以從1數到100。為了表揚小寶,王立軍特意寫了一首兒歌,“小喜鵲叫喳喳,飛來飛去把話講,告訴你告訴他,寶貝上學了。小喜鵲叫喳喳,叫我好好學文化,學好知識本領大,長大建中華?!?/p>
王立軍不僅承擔著對小寶“傳道授業解惑”的任務,還肩負著“保姆、保鏢、玩伴”的職責。小寶身體虛弱,王立軍總是寸步不離地陪伴他,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燒熱水給小寶喝,還要陪小寶上廁所,為孩子解褲帶、系褲帶,課間還得陪小寶玩籃球、打乒乓球。2004年冬天,王立軍騎自行車到學校,因為路滑不慎摔倒,左腿膝蓋腫了起來。到學校后,小寶看老師一瘸一拐進屋,暖心地讓老師坐下休息。一轉眼,十年過去了。小寶的身體每況愈下,最后帶著對王老師的萬般不舍離開了。
“許身孺子平生愿,三尺講臺寫春秋”。十年里,王立軍就像一束光,照亮了小寶短暫的人生,他用信念和堅守讓小寶感受到了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的關愛,更用赤誠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“教師之歌”。
本報記者 王一淞